编辑 DTD

可以在“大纲”视图和“源代码”视图中编辑 DTD 文件。修改 DTD 的内容可确定可在任何与该 DTD 相关联的 XML 文件中使用哪些内容。

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编辑 DTD:

在“大纲”视图中进行编辑

“大纲”视图将在添加项时显示 DTD 中的所有项。在此视图中,可以创建和删除 DTD 节点。

下列指示信息是为“资源”透视图编写的,但是也将适用于其他多个透视图。要在“大纲”视图中编辑 DTD,遵循下列步骤:

  1. 在“导航器”视图中创建新的 DTD 或双击现有 DTD。 DTD 将自动在 DTD 编辑器中打开。
  2. 在“大纲”视图中,右键单击 DTD 此图是 DTD 图标。 并选择想要对它添加的节点。
  3. 在“属性”视图中,适当时编辑节点的字段。

DTD 编辑器具有处理引用完整性问题的内置机制。当您删除或编辑某些组件时,清除将自动进行。有关更多信息,参阅相关参考一节。

在“源代码”视图中进行编辑

可以在“源代码”视图中手工编辑 DTD 中的源代码。

下列指示信息是为“资源”透视图编写的,但是也将适用于其他多个透视图。要在“源代码”视图中编辑 DTD,遵循下列步骤:

  1. 在“导航器”视图中创建新的 DTD 或双击现有 DTD。DTD 将自动在 DTD 编辑器中打开。
  2. 选择想要编辑的源代码 - 可编辑现有节点或创建新的节点。
  3. 对 DTD 的更改将自动反映在“大纲”和“属性”视图中。如果在“源代码”视图中进行编辑时在代码中产生了任何错误,则在保存或验证文件时这些错误将显示在“问题”视图中。
  4. DTD 编辑器具有处理引用完整性问题的内置机制,但是,仅当通过使用“大纲”视图删除项或在“问题”视图中编辑它们时,此机制才起作用。如果使用“源代码”视图删除或编辑项,则清除将不会自动发生;相反您将在“问题”视图中接收到错误消息(如果验证或保存该文件的话)。

在“大纲”视图中对节点进行排序

缺省情况下,DTD 节点按照将它们添加至 DTD 时的顺序显示在“大纲”视图中。

如果要按字母顺序对 DTD 节点进行排序,则单击按字母顺序对各项进行排序按钮 此图是“按字母顺序对各项进行排序”按钮。

还可将 DTD 节点分为几个逻辑组 - 表示法、实体、元素及其他。单击以逻辑方式对项分组按钮 此图是“以逻辑方式对项分组”按钮。,以将 DTD 节点分为多个逻辑组。

下面的链接包含有关可如何编辑 DTD 文件的信息:

相关概念
DTD 编辑器
文档类型定义(DTD)- 概述
相关任务
创建 DTD
导入 DTD
相关参考
DTD 编辑器中的引用完整性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