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息流访问数据库

可创建并配置消息流以访问用户数据库。

开始之前:

可访问数据库中的其他信息以增强或影响消息流操作,及通过添加新信息或者除去或替换现有信息来修改数据库内容。

可通过以下节点从消息流访问数据库:

有关这些节点及如何在消息流中配置它们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内置节点

如果要根据其他操作协调消息流针对数据库执行的操作,将消息流配置为支持协调事务。 有关如何执行该操作的信息,请参阅配置协调的消息流

要从消息流访问数据库:

  1. 标识要访问的数据库。 可以是现有数据库,也可以是为该用途而创建的新数据库。

    如果要创建新数据库,请遵循创建数据库中提供的说明。其中描述了如何为代理创建 DB2 数据库,但同样适用于用户数据库。

    如果要使用 DB2 以外的其他数据库,请参阅数据库产品文档获取如何执行该操作的详细信息。

    受支持的数据库WebSphere Message Broker 支持的数据库产品进行了定义。

  2. 将 ODBC 数据源创建到数据库(如果尚不存在该数据源)。 按照连接数据库中的说明操作。其中描述了如何为代理数据库创建数据源,但同样适用于用户数据库。
  3. 授予代理访问数据库的权利。

    从消息流内访问用户数据库是由用户标识和密码控制的。

    在 z/OS 上,可指定以下值:
    1. 创建代理时。

      代理启动的任务标识用于访问用户数据库,与定制数据集 <hlq>.SBIPPROC 中 BIPCRBK JCL 的 mqsicreatebroker 命令上指定的用户标识和密码无关。

    2. 创建代理后。

      使用定制数据集 <hlq>.SBIPPROC 中的 BIPSDBP JCL 以定制 mqsisetdbparms 命令,从而为特定数据库指定用户标识和密码。这会更改您创建代理时设置的缺省值(如上所述)。

      对于消息流访问的任何数据库(由 DSN 识别),您都可以创建一对用户标识和密码。因此您可以选择来控制个人对数据库的访问权。包括您在分布式平台上创建和配置的数据库,该平台由 z/OS DB2 远程数据库访问进行访问。

    在分布式系统上,可指定以下值:

    1. 创建代理时。

      mqsicreatebroker 命令有 -u DataSourceUserid-p DataSourcePassword 两个参数,您可使用它们来标识代理用于访问其自身数据库的用户标识。如果指定了这些参数,则它们将用作消息流访问的用户数据库的缺省访问控制参数。

      如果未指定 DataSourceUseridDataSourcePassword,则代理将为参数 -i ServiceUserID-a ServicePassword(标识代理在哪个用户下运行)指定的值用作缺省值。

    2. 创建代理后。

      使用 mqsisetdbparms 命令以指定用户标识和密码对:这会更改您创建代理时设置的缺省值(如上所述)。

      对于消息流访问的任何数据库(由 DSN 识别),您都可以创建一对用户标识和密码。因此您可以选择来控制个人对数据库的访问权。包括您在分布式平台上的代理访问的 z/OS 上创建和配置的数据库。

    如果在数据库中创建表的用户不是代理用于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则必须将创建数据库的用户标识指定为相关 ESQL 语句中的模式名称,除非您已设置了别名或同义词。

注: 更新开始如果使用 Compute、Database 或 Filter 节点从消息流访问数据库,则使用数据透视图创建连接至相应的数据库。此过程的最后步骤将数据库 SQL 导入到消息流项目。

消息路由样本数据仓库样本错误处理程序样本航空公司订票样本从消息流访问数据库。消息路由样本和数据仓库样本使用 Compute 节点访问数据库,错误处理程序样本使用 Database 节点访问数据库,而 Airline 预订样本使用 Compute 和 Database 节点。

更新结束
相关概念
消息流概述
相关任务
创建数据库
从 ESQL 访问数据库
使用 JavaCompute 节点与数据库交互
连接数据库
使用数据透视图连接到数据库
配置协调的消息流
为协调的消息流配置数据库
为协调的消息流配置 WebSphere MQ 和 RRS
编辑可配置的属性
相关参考
受支持的数据库
mqsicreatebroker 命令
mqsisetdbparms 命令
内置节点
用户数据库连接
用户数据库 DBCS 限制 和 UNICODE 支持
z/OS 中的数据源
声明 | 商标 | 下载 | 书库 | 支持 | 反馈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1999, 2006 最后一次更新时间:2006/08/14
ac0040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