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timeInput 节点

本主题包含以下部分:

用途

使用 Real-timeInput 节点从使用 WebSphere MQ 实时传输方式WebSphere MQ 多点广播传输方式 连接到代理,以及使用 JMS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入消息流的客户机接收消息。

Real-timeInput 节点在以下消息域中处理消息:

  • JMSMap
  • JMSStream

在以 Real-timeInput 节点开始的消息流中的输出节点可以是任何受支持的输出节点,包括用户定义的节点。您可以创建从实时客户机接收消息的消息流,并为使用所 有受支持的传输连接到代理的客户机生成消息,因为您可以配置消息流请求代理提供任何必要的转换。

如果您创建将用作子流的消息流,则无法使用标准输入节点:必须使用 Input 节点的实例作为第一个节点来为子流创建 in 终端。

如果消息流没有从 JMS 应用程序接收消息,则可以选择以下某个受支持的输入节点。

Real-timeInput 节点在工作台中由以下图标表示:

Real-timeInput 节点图标

在消息流中使用此节点

查看以下样本,了解如何使用此节点:

配置 Real-timeInput 节点

当您将 Real-timeInput 节点的实例放入消息流后,便可对它进行配置。右键单击编辑器视图中的节点,然后选择属性。将显示该节点的基本属性。

对于必须为其输入值的所有必需属性(没有定义缺省值的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上都会用星号作标记。

如下所示配置 Real-timeInput 节点:

  1. 端口中,标识侦听来自 JMS 应用程序的消息的节点的端口号。确保您指定的端口号不会与其他任何侦听器服务冲突。该属性没有缺省值;您必须输入一个值。
  2. 如果您要发送消息的用户在接收他们的消息时进行认证,则选择认证复选框。如果您清除复选框(缺省设置),则不认证用户。
  3. 如果您要客户机使用 HTTP 隧道传送,则选择通过 HTTP 隧道传送复选框。如果您清除该复选框(缺省设置),则消息不使用 HTTP 隧道传送。如果设置此选项,则所有连接的客户机应用程 序必须使用此功能。如果它们不使用,则拒绝其连接。客户机应用程序不能与“通过代理连接”一起使用该选项,该设置从客户机端激活。
  4. 读线程中,输入您要代理分配来读消息的线程数。代理以此为限,按处理当前消息需要的消息流实例的个数启动消息流。缺省设置为 10
  5. 写线程中,输入您要代理分配来写消息的线程数。代理以此为限,按处理当前消息需要的消息流实例的个数启动消息流。缺省设置为 10
  6. 认证线程中,输入您要代理分配来进行用户认证检查的线程数。当接收到消息时执行用户认证检查。代理以此为限,按处理当前消息需要的消息流实例的个数启动消息流。缺省设置为 10
  7. 选择属性对话框导航器中的“描述”,以输入简短描述和/或详细描述。
  8. 单击应用在不关闭“属性”对话框的情况下对 Real-timeInput 节点进行更改。单击确定以应用更改,并关闭属性对话框。

    单击取消以关闭对话框,并废弃对属性所作的所有更改。

连接终端

Real-timeInput 节点将它成功获取的每个消息都路由到 out 终端。如果该操作失败,则重试消息。

终端和属性

在以下表中描述了 Real-timeInput 节点终端。

终端 描述
Out 如果从 JMS 成功检索到消息,则这就是消息路由到的 Output 终端。

下表描述该节点的属性;标题为 M 的列表示属性是否是必需的(如果在未定义缺省值时必须输入值,则在属性对话框上以星号作标记),标题为 C 的列表示属性是否是可配置的(将消息流添加到 BAR 文件以部署此文件时可以更改该值)。

下表描述 Real-timeInput 节点的“基本”属性。

属性 M C 缺省值 描述
端口 0 输入节点侦听发布或预订请求的端口号。
认证 已清除 选择复选框以认证用户。
通过 HTTP 隧道传送 已清除 选择该复选框表明用户使用 HTTP 隧道传送。清除该复选框表明未使用 HTTP 隧道传送。
读线程 10 用于读的线程数。
写线程 10 用于写的线程数。
认证线程 10 用于连接连接和认证用户的线程数。

下表描述 Real-timeInput 节点的“一般消息选项”的属性。

属性 M C 缺省值 描述
解析计时 按需解析 该属性控制何时解析输入消息。有效值为按需解析立即解析完全解析

请参阅按需解析,以获取此属性的完整描述。

下表描述 Real-timeInput 节点的“描述”属性。

属性 M C 缺省值 描述
简短描述   节点的简要描述。
详细描述   描述消息流中节点用途的文本。
声明 | 商标 | 下载 | 书库 | 支持 | 反馈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1999, 2006 最后一次更新时间:2006/08/14
ac092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