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类别包含显示典型的“一群四个”模式中的部分模式的设计模式。

目的

下表列出了“设计模式”类别中的每个模式以及它的目的。
模式 目的
修饰符 “修饰符”模式向对象动态添加职责,而不更改对象接口。“修饰符”模式承当包装器的角色,因为它实现原始接口、添加功能以及向原始对象委派工作。“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此模式看作由两个类组成:“修饰符”和“包装的组件”。
工厂方法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每个“工厂方法”模式都可以根据输入参数和具体情况定义实例化哪个类。“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此模式看作由“创建者”、“具体创建者”、“产品”和“具体产品”组成。“创建者”指定用于创建“产品”的接口。“具体创建者”通过实例化“具体产品”来实现此接口。
标记 “标记”模式声明类的语义属性。“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标记”看作一个没有方法或常量的单个空接口。
观察者/可观察对象 “观察者/可观察对象”模式将一个对象的状态的更改传达给其它系统对象。“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此模式看作由“观察者”和“可观察对象”组成。“可观察对象”类维护一列在发生状态更改时通知的“观察者”类。
单个对象 “单个对象”模式确保一个类只允许一个对象实例。“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单个对象”看作一个包含私有构造函数和公共静态字段或方法的类(它提供对“单个对象”实例的全局访问)。
实用程序 “实用程序”模式对无状态的实用程序功能建模。“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实用程序”看作一个包含私有构造函数的类(它仅包含静态方法)。
访问者 “访问者”模式对对象结构的元素执行特定的操作。“访问者”模式允许更多操作,而不更改它们操作的元素的类。“体系结构发现”算法将“访问者”模式看作由“访问者”、“具体访问者”、“元素”(可选)和“具体元素”组成。“访问者”是一个为每个元素声明“访问”操作的接口。“具体访问者”实现“访问者”接口,并且作用于每个“具体元素”。
使用条款 | 反馈
(C)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00,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