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用途
|
|
角色:用户界面设计员 | |
频率:按要求,通常在先启或精化阶段中需要用户界面处至少进行一次。 | |
步骤
实际上,用户界面的原型设计通常是结合用户界面的设计而执行的(请参阅活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时,您应持续制作设计的原型并向别人展示,并考虑任何项目特定指南。 |
|
输入工件: | 生成的工件: |
工具向导: | |
更多信息: |
工作流程明细: |
制作用户界面原型时,请记住用户界面设计、在需求引发期间创建的故事板以及项目特定指南中的用户界面指南。如果发现该活动最终需要改进故事板,则由系统分析人员执行这些更新(请参阅活动:引发涉众请求)。如果发现该活动最终需要改进用户界面设计,则由用户界面设计人员执行这些更新(请参阅活动:设计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原型设计本身就是用户界面的设计。区别仅在于该设计的详细程度和严格程度。在制作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型之前,通常不执行“完整”的用户界面设计。事实上,将详细的用户界面设计推迟到构建并复审了原型的数个迭代之后进行,这常常比较适当。关于用户界面设计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活动:设计用户界面。
一旦需要将用户界面设计展示给除用户界面设计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就应创建用户界面原型。该原型应与主窗口和辅助窗口的外观及行为比较接近。通过这些初始的用户界面原型,您就开始建立系统用户界面的思维模型。
注意,不应注重于完成可执行原型的良好源代码结构和模块化;相反,应注重于创建一次性原型,该原型对用户界面的重要方面进行可视化并提供它的一些重要用户操作/行为。另外,当设计原型并将它展示给其他人时,该原型很可能会几次更改,这些更改常常会制作成廉价的补丁。结果,原型的源代码通常价值很有限,并且在将要实施真实用户界面时不会“演进”。
一般而言,实施原型比实施真实用户界面更加便宜。以下是用户界面的原型和真实实施之间的一些差异:
制作用户界面原型时,与系统的用户及潜在用户紧密合作是很重要的。可使用此方法确定系统的可用性,有助于发现先前未发现的任何需求,并进一步优化需求定义。
可通过关注复审和测试,获得关于用户界面原型的反馈。 在 RUP 测试组件中提供了关于可用性测试的信息(当前流程配置中并没有安装该组件)。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