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失敗事件詳細資料頁面,可以檢視單一失敗 WebSphere MQ 事件的資料,以及刪除或重新提交事件。
若要在主控台中存取這個頁面,請按一下整合應用程式 > Failed Event Manager,執行失敗 WebSphere MQ 事件搜尋,然後按一下「搜尋結果」頁面中所列出的特定事件名稱。
失敗事件詳細資料頁面提供與失敗事件相關聯的 WebSphere MQ 標頭內容資訊,以及事件目的地、失敗時間及失敗原因的詳細資料。
標記(線上)的鏈結需要存取網際網路。 每一個鏈結都會啟動一次搜尋,在線上資訊中心搜尋該主題。 列出搜尋結果後,請選取最符合您配置的主題。
檢查本主題的更新項目 (線上)
指定失敗事件的唯一 ID。 即使在重新提交事件之後,此 ID 也將持續保存;如果重新提交失敗,則會以相同的事件 ID 將該事件傳回 Failed Event Manager。
Recovery 子系統會自動指派事件 ID,您無法對其進行編輯。
指定失敗事件的類型。 對於所有失敗 WebSphere MQ 事件,該值皆為 MQ。
Recovery 子系統會自動指派事件類型,您無法對其進行編輯。
指定失敗事件的狀態。 對於 WebSphere MQ 事件,唯一的可用狀態類型為失敗。
Recovery 子系統會自動指派事件狀態,您無法對其進行編輯。
指定元件之間服務呼叫的類型。 支援的呼叫模型有三種,分別是非同步要求/延遲回應、帶有回呼的非同步要求,以及非同步單向。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事件之目的地模組 (如果事件失敗,會放到此處) 的名稱。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事件之目的地元件 (如果事件失敗,會放到此處) 的名稱。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事件之目的地方法的名稱。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事件失敗的日期與時間。 顯示的時間是 Process Server的本端時間,值則針對現行語言環境格式化。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事件的部署目標。 它的值包括目標節點、伺服器及叢集 (如果適用的話) 的名稱。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基於重新提交目的,指定原始目的地的「Java 命名和目錄介面 (JNDI)」名稱。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用於將兩則 WebSphere MQ 訊息一起鏈結在要求/回應或雙向作業中的相關性 ID。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訊息已重新遞送至用戶端的次數。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 WebSphere MQ 所使用的遞送方法。 有效值為 PERSISTENT (持續保存在目的地上的訊息) 及 NONPERSISTENT (從目的地移除的訊息)。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指定失敗事件到期,無法再重新提交之前,可以經歷的時間。 顯示的時間是 Process Server的本端時間。
如果使用者對傳送事件的非同步呼叫指定了期限,則即使事件失敗,期限資料仍會持續保存,而且有效期限會顯示於重新提交的有效期限欄位。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佇列目的地的 WebSphere MQ 訊息優先順序。 該值是 0 與 9 之間的正整數,0 指出最低優先順序。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指定先前是否已將訊息遞送至用戶端。 此欄位的有效值為 true 及 false。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針對要求/回應或雙向作業傳送回覆的目的地佇列。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針對要求/回應或雙向作業傳送回覆的目的地佇列管理程式。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用戶端設定的訊息類型 ID。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所使用的服務呼叫類型。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 WebSphere MQ 目的地。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用戶端所設定的訊息格式。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
顯示事件失敗時,所產生的異常本文。
您無法編輯此欄位。